天氣網訊,據中國地震臺網最新消息,今天(20日)8時36分四川雅安市漢源縣發生4.8級地震,那么,此次地震是什么情況呢?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人員表示,此次漢源地震為2013年雅安7級地震強余震。為什么這個余震會持續這么長?他表示,因為當年級別較高余震周期可持續好幾年。
漢源地震為2013年雅安7級地震強余震
2013年雅安7級地震
5月20日,四川雅安4.8級地震,多地有震感。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本次地震為2013年雅安7.0級地震的一次強余震,由于當年地震震級高,相關余震發生的周期長,可能會持續好幾年,其過程也是具有起伏性的。
2013年雅安7.0級地震回顧:
4·20雅安地震是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(北緯30.3,東經103.0)發生的7.0級地震。震源深度13千米。四川省雅安市、成都市、樂山市,陜西省寶雞市、漢中市、安康市等地均有較強震感。據雅安市政府應急辦通報,震中蘆山縣龍門鄉99%以上房屋垮塌,衛生院、住院部停止工作,停水停電。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時,共發生余震4045次,3級以上余震103次,最大余震5.7級。
2013年雅安7.0級成因分析:
地震
蘆山縣距離雅安市市區33千米,位于龍門山前緣構造帶南段。龍門山斷裂帶位于青藏高原東緣。龍門山斷裂帶上地震多發,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即在距離蘆山縣北部大川鎮僅69千米處發生。
關于雅安地震是否屬于汶川地震的一次余震,中外專家有不同的說法,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副主任蔣海昆認為,雅安地震為“逆沖型的地震”,破裂特征與汶川地震非常相似,但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。美國和日本的專家則認為雅安地震是汶川地震的一次余震。
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介紹,發生在雅安的7.0級地震與2008年汶川地震有一定的關聯性。孫士鋐說,雅安在汶川南邊,當年地震時破裂帶主要向北邊延伸,受到的影響也沒有北邊嚴重,但本次地震與汶川地震仍有一定的關聯。
如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一樣,有研究人員在地震前曾作出過一些預測。由于只有省級以上政府才能合法地發布地震預測,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地球物理學家陳運泰在地震前5年曾向當局提交內參,稱寶興縣一帶可能發生7級左右的地震。同時他認為此次地震是汶川大地震的一次較強的余震。
關于余震:
地震
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連發生的小地震。余震一般在地球內部發生主震的同一地方發生。通常的情況是一次主震發生以后,緊跟著有一系列余震,其強度一般都比主震小。余震的持續時間可達數月,甚至上百年。
成因:
美國地球物理學家發現,“余震”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“動態”地震波的沖擊,而不是原先認為的緣于地震引發的斷層附近的地殼重整。
前震、主震、余震是地核移動的表現形式(應力積累釋放除外),地震開始移動,巖漿就發生波動,推動地殼振動,稱為前震;巖漿發生頂頭峰時產生的振動是主震,殘余巖漿的波動,地核的復原間接的推動地殼振動是余震,由于地核的復原比原先移動的動量大,故余震比前震大。地震前后相當于巖石蠕動應變恢復過程。前震、主震、余震是一次地震的分解現象,國外很多人把時間間隔不大、同一地點的地震分別列為次數是不對的,沒有認識到地核移動的根本規律,也有的余震間隔數天,這是地震時有一部分能量儲存在地殼下,積累多了就釋放出來,是地震時的應力釋放,和地球內部能量積累釋放產生的地震不是一個概念。
相關推薦
2022-05-31
2022-05-31
2022-05-31
2022-05-31
2022-05-31
2022-05-31
2022-05-31
2022-05-31
2022-05-31
2022-05-31